![]() 因最終之熱處理而具有較佳之抗腐蝕與抗潛變之鋯合金
专利摘要:
本發明係關於諸如管材或條帶之製品,其在高溫下對水或蒸汽具有極佳抗腐蝕性,其係自具有0.2至1.5重量%鈮、0.01至0.6重量%鐵及視情況之選自錫、鉻、銅、釩及鎳組成之群之其它合金元素及其餘至少97重量%鋯(包括雜質)之合金製得,其中必要的最終熱處理包括i)SRA或PRXA(15-20% RXA)最終熱處理,或ii)PRXA(80-95% RXA)或RXA最終熱處理之其中一者。 公开号:TW201303034A 申请号:TW101121397 申请日:2012-06-14 公开日:2013-01-16 发明作者:John P Foster;David Colburn;Robert Comstock;Terrence Cook;Mats Dahlback;Anand Garde;Pascal Jourdain;Ronald Kesterson;Michael Mcclarren;Dianna Lynn Svec Nuhfer;gui-rong Pan;Jonna Partezana Mundorff;Hsiang Ken Yueh;James A Boshers;Penney File 申请人:Westinghouse Electric Corp; IPC主号:C22C16-00
专利说明:
因最終之熱處理而具有較佳之抗腐蝕與抗潛變之鋯合金 本發明通常係關於一種適用於形成用於核燃料反應器總成之條帶及管材之以鋯為主的合金。具體言之,本發明係關於一種藉由基本且重要的最終之熱處理來改良以Zr-Nb為主的合金之反應器內腐蝕及/或反應器內潛變之新穎技術。將本發明應用於藉由合金元素添加劑而開發且於高溫下在水基反應器中顯示經改良之抗腐蝕性之以Zr-Nb為主的合金。 本申請案係部份接續申請案,該案主張所有以下申請案之優先權:2010年2月1日申請之美國專利申請案號第12/697,322號,其為2005年3月23日申請之美國專利申請案第11/087,844號之分割案,該案主張2004年3月23日申請之美國臨時專利申請案第60/555,600號,及各自在2004年4月22日申請之臨時專利申請案第60/564,416、60/564,417及60/564,469之優先權,所有所揭示之內容以引用方式併入本文中。 在開發核子反應器過程中(諸如壓水式反應器及沸水式反應器),燃料設計明顯增加對所有燃料組件(諸如護套、柵格、導管等等)的需求。如美國專利說明書第No.4,649,023號(Sabol等人)所授,此等組件通常係自以ZIRLO之商品名之以鋯為主的合金(抗腐蝕性合金)製造,該合金含約0.5-2.0 wt.% Nb、0.9-1.5 wt.% Sn及0.09-0.11 wt.%之選自Mo、V、Fe、Cr、Cu、Ni或W之第三合金元素,及其餘為Zr。該專利亦教示包含多達約0.25 wt.%第三合金元素之組合物,但約0.1 wt.%較佳。Sabol等人,於「Development of a Cladding Alloy for High Burnup」Zirconium in the Nuclear Industry:Eigh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L.F.Van Swan and C.M.Eucken,Eds.,American Society for Testing and Materials,ASTM STP 1023,Philadelphia,1989.pp.227-244報告ZIRLO(0.99 wt.% Nb、0.96 wt.% Sn、0.10 wt.% Fe,其餘主要為鋯)相對於Zircaloy-4之經改良之抗腐蝕特性。 已有增加對此等較長必要停留時間及較高冷卻劑溫度形式之核核心組件之需求,二者皆導致合金腐蝕加劇。此等需求之增加已促進具有經改良的抗腐蝕及抗氫化,及充分加工性以及機械性能之合金之開發。此領域之其它公開案包括美國專利說明書5,940,464;6,514,360(Mardon等人及Jeong等人)及再審查證書U.S.5,940,464 C1(同樣Mardon等人),以及論文「Advanced Cladding Material for PWR Application:AXIOMTM」,Pan等人,Proceedings of 2010 LWR Fuel Performance/Top Fuel/WRFPM,Orlando,FL 09/26-29/2010(「technical paper」)。 Mardon等人教示用於形成核燃料護套之全部或外部之鋯合金管或具有低錫組合物之導管總成:0.8-1.8 wt.% Nb、0.2-0.6 wt.% Sn、0.02-0.4 wt.% Fe、與30-180 ppm之碳含量、10-120 ppm之矽含量及600-1800 ppm之氧含量,其餘為Zr。Jeong等人教示包含用於高燃耗核燃料應用之含鈮鋯合金,其包含Nb、Sn、Fe、Cr、Zr與可能添加之Cu。Pan等人,「technical paper」列舉X1、X4、X5、X5A列之合金,但僅極其慎重概括性地描述實際組合物之重量百分比,對此極其含糊。Pan等人報告抗張強度、伸長率及潛變測試數據,且顯示顯微照片及反應器內腐蝕及氧化物厚度數據。 鋯合金之水腐蝕係複雜、多步驟過程。合金於反應器中之腐蝕由於存在強烈輻射場而更佳複雜,其可影響腐蝕過程中之各個步驟。在氧化作用早期,顯現一層緻密黑色氧化膜,其具保護性且延遲進一步氧化。該緻密氧化鋯層顯示四方晶體結構,其在高壓及高溫下通常係穩定的。隨著氧化作用繼續進行,氧化層之壓縮應力不可藉由金屬基材之抗張強度抵消,且該氧化層經歷轉性。一旦該轉性業已發生,僅有部分氧化層仍具保護性。然後該緻密氧化層在已改變之氧化物下部再生。新的緻密氧化層在多孔氧化物下生長。鋯合金之腐蝕之特徵在於此生長及轉性之重複過程。最終,該過程導致相對厚的非保護性、多孔氧化物外層。已有眾多關於鋯合金之腐蝕過程之研究。此等研究涵蓋受照射燃料棒護套上氧化物厚度測量領域及良好受控實驗條件下鋯合金上所形成之氧化物之詳盡微觀特徵。然而,鋯合金之反應器內腐蝕係極其複雜、多參數過程。無單一理論可完全定義之。 於氫氧化鋰存在下加速腐蝕。由於壓水式反應器(PWR)冷卻液含鋰,故需避免鋰於氧化層內濃縮而加速腐蝕。一些於美國專利所揭示之內容、美國專利說明書第5,112,573號及5,230,758號(二者皆為Foster等人所著)教示一種經改良之ZIRLO組合物,其製造更經濟且提供更易控制之組合物,同時保留與先前ZIRLO組合物類似之抗腐蝕性。其包含0.5-2.0 wt.% Nb、0.7-1.5 wt.% Sn、0.07-0.14 wt.% Fe及0.03-0.14 wt.% Ni及Cr之至少其中一者,其餘為Zr。該合金在15天內具有520℃高溫蒸汽之不超過633 mg/dm2之增重。Garzarolli之美國專利說明書第4,938,920號教示一種組合物,其具有0-1 wt.% Nb、0-.8 wt.% Sn及至少兩種選自鐵、鉻及釩之金屬。然而,Garzarolli並未揭示兼具鈮及錫,鉻及釩之合金,僅具其中之一。 Sabol等人於「In-Reactor Corrosion Performance of ZIRLO and Zircaloy-4」Zirconium in the Nuclear Industry:Ten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A.M.Garde and E.R.Bradley Eds.,American Society for Testing and Materials,ASTM STP 1245,Philadelphia 1994,pp.724-744證實除具經改良的腐蝕性能,ZIRLO材料亦比Zircaloy-4更具空間穩定性(具體言之,輻射潛變及輻射生長)。最近,美國專利說明書第5,560,790號(Nikulina等人)教示具有高錫含量之以鋯為主的材料,其中顯微結構包含Zr-Fe-Nb顆粒。該合金組合物包含:0.5-1.5 wt.% Nb、0.9-1.5 wt.% Sn、0.3-0.6 wt.% Fe、與少量Cr、C、O及Si,其餘為Zr。 雖然此等經改性之以鋯為主的組合物聲稱提供經改良之抗腐蝕性及經改良之加工特性,但經濟利益驅使核能發電廠之操作向更高冷卻劑溫度、更高燃耗、鋰於冷卻劑之更高濃度、更長週期及更長爐內停留時間,此導致其為護套腐蝕加劇之主因。若延續這一趨勢,則當燃耗達到及超過70,000 MWd/MTU時,將需進一步改良以鋯為主的合金之腐蝕特性。本發明合金提供此抗腐蝕性。 另一提高抗腐蝕性之潛在方法係藉由形成合金本身之方法。為使合金元素形成管材或條帶,通常將鑄錠真空熔融及β驟冷,隨後藉由不斷縮減、中間退火及最終退火形成合金,其中通常實施至少一次中間退火溫度高於1105℉之中間退火。在Sabol等人之美國專利4,649,023中,在β驟冷、β退火後將鑄錠壓入管中,隨後或可在皮爾格軋管機中加工,並至少進行三次中間退火。雖然揭示之中間退火溫度範圍較寬,但第一次中間退火溫度為1112℉較佳,隨後,更晚的中間退火溫度為1076℉。β退火步驟較佳使用約1750℉之溫度。Foster 5,230,758等人在美國專利中確定1100℉、1250℉及1350℉之中間退火溫度之可成形性及蒸汽腐蝕。中間退火溫度升高與可變形性及抗腐蝕性二者之增加相關。Mardon等人之5,887,045揭示一合金成形方法,該方法至少具有兩次中間退火步驟係在1184℉至1400℉之間進行。 注意,以上概述改良腐蝕之先前技術涉及合金元素添加劑及不同中間退火溫度,但顯然未涉及最終之退火熱處理溫度。Rudling等人在「Corrosion Performance of Zircaloy-2 and Zircaloy-4 PWR Fuel Cladding,」Zirconium in the Nuclear Industry:Eight International Symposium,ASTM STP 1023,L.F.Van Swam與C.M.Eucken,eds.American Society for Testing and Materials,Philadelphia,1989,pp.213-226中報告,自經應力消除(SRA)及完全再結晶(RXA)之最終之熱處理之相同鑄錠製得之Zr-4燃料棒護套顯示類似氧化物厚度腐蝕(見表1)。 Foster等人在美國專利5,125,985中提供藉由使用最終面積收縮及中間退火溫度控制潛變之直接方法。減少最終收縮面積可降低潛變,而增加中間退火溫度可降低潛變。在不同應用中,反應器內潛變可能比反應器內腐蝕更重要。一此類實例為含經ZrB2塗佈之燃料丸之燃料棒。ZrB2為中子吸收劑。中子被吸收時釋放He氣,增加棒內壓。在此情況中,抗潛變護套係必要的,以使燃料/護套間隙保持封閉。封閉燃料/護套間隙確保不因燃料及護套間形成He氣間隙而增加燃料溫度。以下在發明內容中所提供之新穎技術將顯示可藉由最終之熱處理改良護套腐蝕或護套之反應器內潛變。 核子反應器之另一問題係核燃料總成中所採用之焊縫之腐蝕。在典型燃料棒中,核燃料丸係置於護套中的,其係藉由端蓋封閉護套之任一端,以使端蓋焊接至護套。然而,將端蓋連接至護套之焊縫通常比護套本身甚至具有更深程度之腐蝕,通常為非焊接金屬的2倍以上。焊縫之快速腐蝕產生比未經焊接之材料之腐蝕甚至更大的安全風險,且先前已忽視對其之保護。此外,柵格具有諸多焊縫,且結構完整性取決於焊縫足夠之抗腐蝕性。 因此,甚至在核能開發後期仍有對新穎鋯護套合金之巨大需求,其顯示優於此領域中已知合金之經改良之抗腐蝕性及經改良之反應器內抗輻射潛變性,且護套上用於支持端蓋及用於連接柵格帶之經改良之焊縫同樣顯示抗腐蝕性有所增強。所以,可見此等護套技術專利及論文提供極其精簡的技術領域,其中,在持續試驗後,僅極少數變化已顯示較大及明顯的改良。因此,在此特定領域中,微小的改良便可輕易具有可專利性。 因此,本發明之一目的係藉由選擇最終之熱處理之特定類型組合,為Zr-Nb合金提供經改良之抗腐蝕性及/或經改良之反應器內抗輻射潛變性。 以下在發明內容中,及以下說明書中其它地方所提供之新穎技術將顯示,反應器內腐蝕出乎意料地部分取決於最終熱處理之特定類型。 本發明之Zr-Nb合金具有經改良之合金化學性,經改良之焊縫抗腐蝕性及形成合金期間之中間退火溫度有所降低之形成合金之改良方法。 圖1及2提供顯示基本及重要的最終之熱處理(及最終之顯微結構)對Zr-Nb-Sn-Fe型合金之反應器內腐蝕之影響之新穎技術。圖1顯示0.77重量% Sn ZIRLO於Vogtle單元2 PWR經輻射1、2及3週期之反應器內氧化物厚度腐蝕數據。所有護套皆係自相同鑄錠製得且接受相同處理,除最終之熱處理外。護套接受應力消除退火(「SRA」),部分再結晶(「PRXA」)及完全再結晶(「RXA」)之3種不同最終退火熱處理。再結晶之量於PRXA熱處理中為約15-20%。 一種用於本發明以提供於抗腐蝕性及/或反應器內抗輻射潛變性之始料未及之結果之通用組合物為一種如技術方案1之合金,其包括:0.2至1.5重量%鈮,0.01至0.6重量%鐵,及其它選自以下組成之群之合金元素:0.0至0.8重量%錫0.0至0.5重量%鉻0.0至0.3重量%銅0.0至0.3重量%釩0.0至0.1重量%鎳,與其餘至少97重量%鋯(包括雜質),其中該合金之特徵在於,其由於選自i)提供低抗腐蝕性之SRA或PRXA(15-20% RXA);或ii)提供低潛變速率之RXA或PRXA(80-95% RXA)之一之最終熱處理,故具有經改良之抗腐蝕性。雜質意為小於60 ppm或0.006 wt.%。 其它更特定之組合物陳述於說明書及權利申請範圍中。 現參考圖;圖1極其重要地顯示,氧化物厚度取決於最終之熱處理。圖1呈現0.77 Sn ZIRLO之腐蝕。所有護套皆係自相同鑄錠製得,且接受相同處理,除最終之熱處理外。護套接受SRA、PRXA及RXA之3種最終熱處理。藉由RXA-完全再結晶-最終熱處理之護套顯示最高強度腐蝕(氧化物最厚)。藉由SRA及PRXA(15%至20%)最終熱處理之護套顯示明顯更低強度之腐蝕。 圖2極其重要地顯示標準ZIRLO(1.02重量% Sn)於Vogtle單元2 PWR經輻射1、2及3週期之反應器內氧化物厚度數據。所有護套皆係自相同鑄錠製得且接受相同處理,除最終之熱處理外。護套接受SRA及RXA之兩種不同退火最終熱處理。圖2極其重要地顯示,氧化物厚度取決於如圖1中藉由0.77重量% Sn ZIRLO數據所顯示之最終熱處理。藉由RXA最終熱處理之護套顯示最高強度腐蝕(氧化物最厚)。藉由SRA最終熱處理顯示明顯更低強度之腐蝕。 如上所述,取決於應用,經改良之反應器內抗潛變性可能與經改良之抗腐蝕性一樣重要。反應器內潛變亦取決於最終熱處理。圖3極其重要地顯示於Vogtle單元2 PWR(見段落13)經輻射1、2及3週期之0.77重量% Sn ZIRLO(其為本發明之技術方案1)之反應器內穩態潛變速率。圖3顯示,藉由RXA最終熱處理之護套顯示最高強度之反應器內抗潛變性(即最低強度之反應器內潛變速率)。藉由SRA最終熱處理之護套顯示最低強度之反應器內抗潛變性(即最高強度之反應器內潛變速率)。藉由PRXA最終熱處理顯示中等強度之反應器內抗潛變性。因此,就這一點而言,SRA及PRXA二者皆有效,而RXA最佳。 因此,最終熱處理對反應器內潛變之效果與對反應器內腐蝕之效果相反。因此,可藉由SRA或PRXA(15-20% RXA)最終熱處理最大限度改良反應器內抗腐蝕性或藉由最終PRXA(80-95% RXA)或RXA最終熱處理最大限度改良反應器內抗潛變性而優化護套。 更具體詳細言之,將以下這些「術語」(RXA、PRXA、SRA等等)之每一者定義為: ˙SRA意為-顯微結構經應力消除退火之熱處理。 ˙RXA意為-顯微結構經完全再結晶之熱處理。 ˙PRXA(15-20% RXA)意為-15-20%顯微結構經再結晶及80-85%之顯微結構經應力消除退火之熱處理。 ˙PRXA(80-95% RXA)意為-80-95%顯微結構經再結晶及5-20%顯微結構經應力消除退火之熱處理。 注意,以上SRA、PRXA及RXA分配代表最終熱處理過程方法之更詳細描述。應清楚,此技術範圍並非專利申請範圍,其中寬泛結論暗示寬範圍內之經改良之合金,其中(例如)0.4至1.5重量%鈮及0.1至0.8重量%錫應理解為指或明顯基於0.0至3.0重量%鈮及0.1至3.5重量%錫。如圖4中所示,標準Zirlo與組合物X4及X5相比顯示明顯差別,此範圍內製得之元素相差幾十個重量百分比:標準Zirlo:0.5-2 wt% Nb;0.9-1.5 wt.% Sn X4:1 wt.% Nb;0 wt.% Sn等等,或X5:0.7 wt.% Nb;0.3 wt.% Sn,等等;其中,此等組份元素看似有所減少及極其重要之微小改變卻提供不同尋常地經改良之氧化物厚度。具體言之,於70 GWd/MTU之燃耗,氧化物厚度減少至少3.5倍。 極其引人注目之圖4說明於75 GWd/MTU下,合金X1之氧化物厚度範圍為約35-40微米,合金X4及X5之範圍為約16至26微米,所有重要改良皆相對於標準ZIRLO而言。 本發明之另一目的係提供以鋯為主之用於核子反應器之高溫環境之合金,該合金具有0.2至1.5重量%鈮、0.01至0.6重量%鐵及其它選自0.0至0.8重量%錫、0.0至0.5重量%鉻、0.0至0.3重量%銅、0.0至0.3重量%釩、0.0至0.1重量%鎳之合金元素,其餘至少97重量%鋯(包括雜質)。以下進一步描述大大經改良之合金X1、X4及X5。 合金X4:本發明之另一目的係提供以鋯為主之用於核子反應器高溫環境之合金(定義為合金X4),該合金具有0.6至1.5重量%鈮、0.02至0.3重量% Cu、0.01至0.1重量%鐵、0.15至0.35重量%鉻,其餘至少97重量%鋯(包括雜質)(技術方案9至12)。 合金X5:本發明之另一目的係提供以鋯為主之合金(定義為合金X5),該合金具有0.2至1.5重量%鈮、0.25至0.45重量%鐵、0.05至0.4重量%錫、0.15至0.35重量%鉻、0.01至0.1重量%鎳,其餘至少97重量%鋯(包括雜質)(技術方案13至16)。 合金X1:本發明之另一目的係提供以鋯為主之合金(定義為合金X1),該合金具有0.4至1.5重量%鈮、0.05至0.4重量%錫、0.01至0.1重量%鐵、0.02至0.3重量%銅、0.12至0.3重量%釩、0.0至0.5重量%鉻,其餘至少97重量%鋯(包括雜質)(技術方案4至8)。 合金X6:本發明之另一目的係提供以鋯為主之合金(定義為合金X6,且稱為「優化」ZIRLO),顯示於圖4,該合金具有0.4至1.5重量%鈮、0.1至0.8重量%錫、0.01至0.6重量%鐵、0.0至0.5重量%鉻,其餘至少97重量%鋯(包括雜質)(技術方案17至22)。該合金仍大大優於標準ZIRLO。 合金X1之最終熱處理為PRXA(~80% RXA),其與最大限度經改良之(低)反應器內抗潛變性相關。此外,注意,由於減少Sn及添加Cu,故合金X1之抗腐蝕性相對於標準ZIRLO於70 GWd/MTU之燃耗下顯著增強2.2倍(見圖4)。另外,若RXA於合金X1之PRXA最終熱處理中之量減少至約15-20%,則合金X1之抗腐蝕性將進一步得到改良。 合金X4之最終熱處理為PRXA(~80% RXA),其與最大限度經改良之反應器內抗潛變性相關。於70 GWd/MTU之燃耗下,合金X4之抗腐蝕性相對於標準ZIRLO增強約3.5倍(見圖4)。注意,由於減少Sn及添加Cu及Cr,故合金X4之抗腐蝕性相對於標準ZIRLO顯著增強。另外,若RXA於合金X4之PRXA最終熱處理中之量減少至約15-20% PRXA(15-20% RXA),則合金X4之抗腐蝕性將進一步得到改良。 合金X5之最終熱處理為PRXA(~50% RXA),其被視為最大限度經改良之反應器內抗潛變性與最大限度經改良之反應器內抗腐蝕性之間的折衷。圖4顯示,於70 GWd/MTU之燃耗下,合金X5之抗腐蝕性相對於標準ZIRLO增強約3.0倍。注意,由於減少Sn、增加Fe及添加Cr,故合金X5之抗腐蝕性相對於標準ZIRLO顯著增強。 一系列自本發明之合金形成護套、條帶、管或此項技術中已知之類似物之步驟顯示於圖5A及5B中。如圖5A中所示,為產生護套之管材,自真空熔融鑄錠或其它此項技術中已知之類似材料製得組成以鋯為主之合金。該等鑄錠較佳係自具有一定量合金元素之海綿鋯進行真空弧熔融。然後將鑄錠鍛造成材料,隨後進行β-驟冷。β-驟冷通常藉由將材料(亦以坯料著稱)加熱至其β-溫度(1273至1343 K左右)而完成。驟冷通常包括藉由水快速將材料冷卻。β-驟冷後擠壓。隨後,處理包括在設定溫度下,藉由複數個冷軋步驟與一系列中間退火交替對管殼進行冷加工。該等冷軋步驟最好係在一皮爾格軋管機中完成。中間退火係在960-1125℉之溫度下進行的。可視情況使材料於結束前再β-驟冷,並由此形成製品。亦顯示先前論及之最終之熱處理。 對於管材,於擠壓後之更佳事件順序包括初始於皮爾格軋管機中冷軋材料,以約1030℉至1125℉之溫度進行中間退火,第二次冷軋步驟,以約1030℉至1070℉之溫度之第二次中間退火,第三次冷軋步驟,及以約1030℉至1070℉之溫度之第三次中間退火。先於第一次中間退火之縮減步驟為管減少擠壓(TREX),較佳使管減少約55%。接著較佳使管減少約70-80%。 皮爾格軋管機上所傳遞之每次減少較佳為減少所形成材料之至少51%。然後,較佳使材料經歷最終冷軋。然後於約800-1300℉之溫度下藉由最終退火處理材料。 為產生條帶,自真空熔融鑄錠或其它此項技術中已知之類似材料製得組成以鋯為主之合金。該等鑄錠較佳係自具有一定量合金元素之海綿鋯進行真空弧熔融。然後將鑄錠鍛造成矩形橫斷面之材料,隨後進行β-驟冷。隨後,如圖5B中所示之操作包括β-驟冷後進行熱軋步驟,藉由一次或複數次冷軋及中間退火之步驟之冷加工,其中該中間退火溫度在約960-1105℉之溫度下進行。然後使材料通過最終通道並退火,其中最終退火溫度為約800-1300℉。亦顯示先前論及之最終之熱處理。 為產生合金條帶之更佳順序包括於以約1030至1070℉之中間退火溫度進行中間退火。另外,滾軋機上之通道較佳使所形成材料減少至少40%。 發現抗腐蝕性伴隨中間退火而改良,亦與960-1105℉之範圍一致,最佳在1030-1070℉左右,與典型的先前之至少一次退火溫度高於1105℉之退火溫度相悖。如圖6-10所示,測試一系列本發明之較佳合金實施例於680℉水高壓釜下之腐蝕,並測量增重。管材係自本發明合金之較佳實施例製得,稱為合金X1、X4、X5及X6,並置於680℉水高壓釜中。得到100天之週期之數據。先前已發現長時間曝露於680℉水高壓釜中所測得之抗腐蝕性與置於反應器內之類似合金之抗腐蝕數據相關。以下進一步討論之該等實施例之較佳組合物顯示於表2中。組合物之較佳範圍呈現於表3中。 為評估中間退火溫度對腐蝕/氧化之影響,使標準ZIRLO之管材及合金X1、X4及X5經1030℉及1085℉之中間退火溫度處理。藉由測量一段時間內之增重來測定本發明之合金之抗腐蝕性,其中增重主要由發生於腐蝕過程期間之氧之增加引起(氫拾取對增重之貢獻相對較小且可忽略不計)。一般而言,與腐蝕相關之增重起初很快,然後速率隨時間增加而降低。該起始腐蝕/氧化過程稱為轉性前腐蝕,一段時間過後,腐蝕速率幾乎隨時間呈線性增加。該腐蝕/氧化階段稱為轉性後腐蝕或快速腐蝕。正如預期,具有更強抗腐蝕性之合金於轉性前及轉性後腐蝕階段具有較低腐蝕速率。 圖6-10提供680℉水腐蝕測試數據,如圖6-10中所見,與經1030℉中間退火溫度處理之管材相關之增重低於更高中間退火溫度者。另外,圖7-10中合金X1、X4、X5及X6中增重低於圖6中標準ZIRLO者。因此由於經改性之合金組合物及較低中間退火溫度增重有所減少,且所較少之增重與所增強之抗腐蝕性相關,故所增強之抗腐蝕性與本發明經改性之金屬組合物及較低中間退火溫度之間相關。合金之化學調配物與所增強之抗腐蝕性相關。所有呈現於圖6-10中之680℉水高壓釜測定之增重皆為轉性前階段。雖然由於降低中間退火溫度於680℉水高壓釜腐蝕增重之改良相對圖6-10較小,但由於第二階段含於Zr-Nb合金顆粒之反應器內沈澱及由於較低氧化物厚度導致較低氧化物導電性之熱反饋,故預期反應器內抗腐蝕性之改良高於680℉水高壓釜所顯示之數據。此第二階段顆粒沈澱僅發生於反應器內而非高壓釜測試中。 為評估轉性後腐蝕之中間溫度之影響,進行800℉蒸汽高壓釜測試,如圖11-15中所示。進行足夠長時間測試以達到轉性後腐蝕。轉性後腐蝕速率通常於約80 mg/dm2之增重後開始。採用1030℉及1085℉之中間退火溫度處理合金X1、X4、X5及標準ZIRLO。採用1030℉及1105℉之中間退火溫度處理合金X6(優化Zirlo)管材。將管材置於800℉蒸汽高壓釜約110天之週期。圖11-15顯示,經1030℉之中間退火溫度處理之合金之轉性後增重低於經1085℉或1105℉之中間退火溫度處理之合金材料。另外,圖12-15之合金X1、X4、X5及X6(優化Zirlo)之增重低於彼等先前顯示於圖11中標準ZIRLO所揭示者。因此,低中間退火溫度提供優於先前技術之實質性改良,由於其提供顯著優勢,於安全,保護護套或柵格免受腐蝕,於成本,由於可實現更不頻繁地更換燃料總成,及效率,由於較少收侵蝕之護套可更好地將燃料棒之能量傳輸至冷卻劑。 標準ZIRLO條帶經968℉及1112℉之中間退火溫度處理。藉由測量一段時間內之增量測定該材料之抗腐蝕性,其中增重主要由發生於腐蝕過程期間之氧之增加引起(氫拾取對增重之貢獻相對較小且可忽略不計)。低溫條帶經968℉之中間退火溫度及1112℉之最終退火溫度處理。標準條帶經1112℉之中間退火溫度及1157℉之最終退火溫度處理。圖16顯示顯示,經低溫處理之材料呈現明顯比經較高溫度處理之材料更低之腐蝕/氧化。 本發明之鋯合金藉由新型合金組合化學提供經改良之抗腐蝕性。通常使該等合金形成護套(以封閉燃料丸)及條帶(以分隔燃料棒),用於水基核子反應器。該等合金通常包括0.2至1.5重量%鈮、0.01至0.6重量%鐵、及其它選自以下組成之群之合金元素:0.0至0.8重量%錫、0.0至0.5重量%鉻、0.0至0.3重量%銅、0.0至0.3重量%釩及0.01至0.1重量%鎳。其餘合金為至少97重量%鋯(包括雜質)。雜質包括900至1500 ppm氧。 本發明之第一實施例為鋯合金,其具有約0.4-1.5% Nb、0.05-0.4% Sn、0.01-0.1% Fe、0.02-0.3% Cu、0.12-0.3% V、0.0-0.5% Cr及至少97% Zr(包括雜質)(以重量百分比計),在下文中指合金X1。此實施例及所有後續實施例應具有不超過0.50 wt%其它額外組份元素,較佳不超過0.30 wt%其它額外組份元素,諸如鎳、鉻、碳、矽、氧等等,其餘為Zr。視情況將鉻添加至合金X1。其中將鉻添加至合金X1,該合金在下文中合金指X1+Cr。 將合金X1製成管材,並比較其與一系列同樣製成管材之合金之腐蝕速率,包括ZIRLO-型合金及Zr-Nb組合物。結果顯示於圖4中。圖4顯示,合金X1之反應器內抗腐蝕性相對於標準ZIRLO增加2.2倍。當其涉及核子反應器內之抗腐蝕性時,合金X1之化學調配物提供優於先前技術之實質性改良。 本發明之第二實施例為鋯合金,其具有約0.6-1.5% Nb、0.01-0.1% Fe、0.02-0.3% Cu、0.15-0.35% Cr及至少97% Zr(以重量百分比計),在下文中指合金X4。圖4顯示,合金X4之反應器內抗腐蝕性相對於標準ZIRLO增加3.5倍。合金X4之較佳組合物之合金具有約1.0% Nb、約0.05% Fe、約0.25% Cr、約0.08% Cu及至少97% Zr之重量百分比範圍。 將該較佳合金X4製成管材,並比較其與標準ZIRLO之腐蝕速率。當其涉及核子反應器內之抗腐蝕性時,合金X4之化學調配物,與合金X1一樣,提供優於先前技術之實質性改良。 本發明之第三實施例為鋯合金,其具有約0.2-1.5% Nb、0.05-0.4% Sn、0.25-0.45% Fe、0.15-0.35% Cr、0.01-0.1% Ni及至少97% Zr(以重量百分比計),在下文指合金X5。該組合物具有不超過0.5 wt.%其它額外組份元素,較佳不超過0.3 wt.%其它額外組份元素,諸如碳、矽、氧等等,其餘為Zr。 合金X5之較佳組合物之合金具有約0.7% Nb、約0.3% Sn、約0.35% Fe、約0.25% Cr、約0.05% Ni及至少97% Zr之重量百分值。 將合金X5之較佳實施例製成管材,並比較其腐蝕速率與一系列同樣製成管材之合金之腐蝕速率,圖4顯示,合金X5之反應器內抗腐蝕性相對於標準ZIRLO增加3.0倍。 當其涉及核子反應器內之抗腐蝕性時,合金X5之化學調配物提供優於先前技術之實質性改良。 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為稱為合金X6(「優化Zirlo」)之低錫ZIRLO。圖4顯示,合金X6之反應器內抗腐蝕性相對於標準ZIRLO增加1.5倍。降低錫可增強抗腐蝕性。然而,錫可增加反應器內潛變強度,且錫之量過少難以保持合金之所需潛變強度。因此,該合金之最適度錫必須平衡上述兩個因素。因此,該實施例為低錫合金,其基本包含0.4-1.5% Nb、0.1-0.8% Sn、0.01-0.6% Fe及其餘為至少97% Zr(包括雜質)(以重量百分比計),在下文稱為合金X6。合金X6之較佳組合物具有約1.0% Nb、約0.65% Sn、約0.1% Fe及至少97% Zr(包括雜質)之重量百分比範圍。 若其它合金元素可包括取代錫之強化效果時,則可減少錫。合金X6(「最優Zirlo」)之第二較佳實施例通常具有相同重量百分比0.05-0.5% Cr,在下文稱為合金X6+Cr。合金X6+Cr之較佳實施例具有約1.0% Nb、約0.65% Sn、約0.1% Fe及約0.2% Cr。 當其涉及核子反應器內之抗腐蝕性時,合金X6提供相比於標準ZIRLO之優於先前技術之實質性改良。 焊縫抗腐蝕性在包括大量燃料棒之典型核燃料總成中。在每個核燃料棒中,將核燃料丸置於護套管中,其藉由端蓋密封,以使端蓋焊接至護套。然而,端蓋-護套焊接易受腐蝕,比未經焊接護套本身之腐蝕程度更甚,通常增加兩倍。 包括鉻之鋯合金顯示焊接之經增強之抗腐蝕性。因此,將鉻添加於鋯合金包括優於不包括鉻之先前鋯合金之實質性改進。 多個合金經測定對焊接腐蝕之效果,如表4中所示。測定若干合金於680℉水高壓釜試驗84天之週期對雷射條帶焊接之效果。此等合金中之一些具有鉻,而其它合金並不包括鉻(以無意之微量存在例外)。還要測定於879天680℉水高壓釜試驗之以磁力焊接形式之其它合金管焊接。每個置於兩個高壓釜試驗之焊接樣品包含焊接及約0.25英寸端塞及管(於焊接兩側)。該試驗亦包括分離同樣長度的不帶焊接之管樣品。收集焊接及管樣品之增重數據。自增重數據或樣品上不同位置之金相學氧化物厚度測量值來計算焊接腐蝕與非焊接腐蝕之比例。 如表4中所示,不含鉻之鋯合金之比例具有焊接比上基底金屬腐蝕之1.71之比或更大。相反,含鉻之鋯合金具有1.333之最大比或更低。鉻添加劑降低焊接腐蝕相對於基底金屬之比例。因此,添加鉻顯著降低焊接腐蝕,由此增加核燃料總成之安全性、成本及效率。 焊接腐蝕相對基底金屬腐蝕之差異可藉由空位濃度之差異來解釋。焊接區域在焊接期間被加熱至高溫,且比基底材料更快速冷卻,在典型之溫度升高中,金屬中之空位隨溫度呈指數型增加。在溫度升高期間所引進之原子空位部份在焊接冷卻期間驟冷,且因此,焊接區域中之空位濃度較高。因此,焊接中之空位濃度比非焊接區域之受熱影響的區域更高。由於假定鋯合金之水側腐蝕係藉由空位與氧離子交換而發生,故焊接區域所增加之空位濃度可增加空位/氧交換,且由此加劇焊接區域中之腐蝕(若該等空位未經合金元件固定)。該交換將減少,導致焊接之抗腐蝕性增強。由於鉻於β鋯之高溶解度(約47重量%),故鉻係固定β相態之空位之有效固溶體元件,且由此降低腐蝕增強,由於氧離子與過飽和空位於受驟冷之焊接區域之交換。 儘管已按照專利條例之要求列出本發明之完整描述,但應瞭解,可訴諸修改而不脫離本文之精髓或附加申請專利範圍。例如中間退火之時間可很廣泛卻保持本發明之精髓。 圖1部分最佳說明本發明,其描繪由於室溫屈服應力及與0.77低-Sn ZIRLO之最終合金顯微結構相關之腐蝕之氧化物厚度之圖表;圖2部分最佳說明本發明,其描繪由於室溫屈服應力及與標準ZIRLO之最終合金顯微結構相關之腐蝕之氧化物厚度之圖表;圖3為描繪室溫所產生屈服應力及與0.77 Sn ZIRLO之最終合金顯微結構相關之反應器內輻射潛變速率之圖表;圖4部分最佳說明本發明,其中描繪針對標準ZIRLO、最佳化ZIRLO及合金X1、X4及X5之因腐蝕之氧化物厚度為燃耗作用之函數之圖表;圖5A為一種形成鋯合金管材之方法之過程流程圖;圖5B為一種形成鋯合金條帶之方法之過程流程圖;圖6為描繪標準ZIRLO之680℉水測試增重作為經1085℉及1030℉之中間退火溫度處理之材料之高壓釜曝露時間之函數之圖表;圖7為描繪合金X1之680℉水測試增重作為經1085℉及1030℉之中間退火溫度處理之材料之高壓釜曝露時間之函數之圖表;圖8為描繪合金X4之680℉水測試增重作為經1085℉及1030℉之中間退火溫度處理之材料之高壓釜曝露時間之函數之圖表;圖9為描繪合金X5之680℉水測試增重作為經1085℉及1030℉之中間退火溫度處理之材料之高壓釜曝露時間之函數之圖表;圖10為描繪合金X6之680℉水測試增重作為經1085℉及1030℉之中間退火溫度處理之材料之高壓釜曝露時間之函數之圖表;圖11為描繪標準ZIRLO之800℉蒸汽測試增重作為經1085℉及1030℉之中間退火溫度處理之材料之高壓釜曝露時間之函數之圖表;圖12為描繪合金X1之800℉蒸汽測試增重作為經1085℉及1030℉之中間退火溫度處理之材料之高壓釜曝露時間之函數之圖表;圖13為描繪合金X4之800℉蒸汽測試增重作為經1085℉及1030℉之中間退火溫度處理之材料之高壓釜曝露時間之函數之圖表;圖14為描繪合金X5之800℉蒸汽測試增重作為經1085℉及1030℉之中間退火溫度處理之材料之高壓釜曝露時間之函數之圖表;圖15為描繪合金X6之800℉蒸汽測試增重作為經1085℉及1030℉之中間退火溫度處理之材料之高壓釜曝露時間之函數之圖表;及圖16為比較經低溫中間及最終退火溫度處理之標準ZIRLO條帶之800℉蒸汽增重之圖表。
权利要求:
Claims (22) [1] 一種以鋯為主之合金,其具有經改良之抗腐蝕性,係用於核子反應器之高溫環境,該合金包括:0.2至1.5重量%鈮,0.01至0.6重量%鐵,及其它選自以下組成之群之合金元素:0.0至0.8重量%錫0.0至0.5重量%鉻0.0至0.3重量%銅0.0至0.3重量%釩0.0至0.1重量%鎳,與其餘為至少97重量%鋯,包括雜質,其中該合金之特徵在於,其由於選自i)提供低抗腐蝕性之SRA或PRXA(15-20% RXA);或ii)提供低潛變速率之RXA或PRXA(80-95% RXA)之一之最終熱處理,故具有經改良之抗腐蝕性。 [2] 如請求項1之鋯合金,其中該合金由於SRA或PRXA(15-20% RXA)之最終熱處理,故具有經改良之反應器內抗腐蝕性。 [3] 如請求項1之鋯合金,其中該合金由於RXA或PRXA(80-95% RXA)之最終熱處理,故具有經改良之反應器內抗潛變性。 [4] 如請求項1之鋯合金,其中該合金具有基本組成如下之組合物:0.4至1.5重量%鈮,0.05至0.4重量%錫,0.01至0.1重量%鐵,0.02至0.3重量%銅,0.12至0.3重量%釩,0.0至0.5重量%鉻,其餘至少97重量%鋯,包括雜質,其中該合金由於選自i)提供低抗腐蝕性之SRA或PRXA(15-20% RXA);或ii)提供低潛變速率之RXA或PRXA(80-95% RXA)之一之最終熱處理,故具有經改良之抗腐蝕性。 [5] 如請求項4之鋯合金,其中該合金具有約組成如下之組合物:1.0重量%鈮,0.3重量%錫,0.05重量%鐵,0.12重量%銅,0.18重量%釩,其餘至少97重量%鋯,包括雜質。 [6] 如請求項4之鋯合金,其中該合金具有約組成如下之組合物:0.7重量%鈮,0.3重量%錫,0.05重量%鐵,0.12重量%銅,0.18重量%釩,其餘至少97重量%鋯,包括雜質。 [7] 如請求項4之鋯合金,其中該合金由於SRA或PRXA(15-20% RXA)之最終熱處理,故具有經改良之反應器內抗腐蝕性。 [8] 如請求項4之鋯合金,其中該合金由於RXA或PRXA(80-95% RXA)之最終熱處理,故具有經改良之反應器內抗潛變性。 [9] 如請求項1之鋯合金,其中該合金具有基本組成如下之組合物:0.6至1.5重量%鈮,0.01至0.1重量%鐵,0.02至0.3重量%銅,0.15至0.35重量%鉻,其餘至少97重量%鋯,包括雜質,其中該合金之特徵在於,其由於選自i)提供低抗腐蝕性之SRA或PRXA(15-20% RXA);或ii)提供低潛變速率之RXA或PRXA(80-95% RXA)之一之最終熱處理,故具有經改良之抗腐蝕性。 [10] 如請求項9之鋯合金,其中該合金具有組成如下之組合物:1.0重量%鈮,0.05重量%鐵,0.08重量%銅,0.25重量%鉻,其餘至少97重量%鋯,包括雜質。 [11] 如請求項9之鋯合金,其中該合金由於SRA或PRXA(15-20% RXA)之最終熱處理,故具有經改良之反應器內抗腐蝕性。 [12] 如請求項9之鋯合金,其中該合金由於RXA或PRXA(80-95% RXA)之最終熱處理,故具有經改良之反應器內抗潛變性。 [13] 如請求項1之鋯合金,其中該合金具有基本組成如下之組合物:0.2至1.5重量%鈮,0.05至0.4重量%錫,0.25至0.45重量%鐵,0.15至0.35重量%鉻,0.01至0.1重量%鎳,其餘至少97重量%鋯,包括雜質。 [14] 如請求項13之鋯合金,其中該合金具有組成如下之組合物:0.7重量%鈮,0.3重量%錫,0.35重量%鐵,0.25重量%鉻,0.05重量%鎳,其餘至少97重量%鋯,包括雜質。 [15] 如請求項13之鋯合金,其中該合金由於SRA或PRXA(15-20% RXA)之最終熱處理,故具有經改良之反應器內抗腐蝕性。 [16] 如請求項13之鋯合金,其中該合金由於RXA或PRXA(80-95% RXA)之最終熱處理,故具有經改良之反應器內抗潛變性。 [17] 一種用於核子反應器之高溫環境之以鋯為主之合金,其中該合金具有組合物,其包括:0.4至1.5重量%鈮,0.4至0.8重量%錫,0.05至0.3重量%鐵,0.0至0.5重量%鉻,其餘至少97重量%鋯,包括雜質。 [18] 如請求項17之以鋯為主之合金,其中該合金具有約組成如下之組合物:0.4至1.5重量%鈮,0.6至0.7重量%錫,0.05至0.3重量%鐵,其餘至少97重量%鋯,包括雜質。 [19] 如請求項17之以鋯為主之合金,其中該合金具有約組成如下之組合物:0.4至1.5重量%鈮,0.61至0.69重量%錫,0.05至0.3重量%鐵,其餘至少97重量%鋯,包括雜質。 [20] 如請求項17之鋯合金,其中該合金具有約組成如下之組合物:1.0重量%鈮,0.65重量%錫,0.1重量%鐵,其餘至少97重量%鋯,包括雜質。 [21] 如請求項17之鋯合金,其中該合金進一步包括:0.05至0.5重量%鉻。 [22] 如請求項17之鋯合金,其中該合金具有約組成如下之組合物:1.0重量%鈮,0.65重量%錫,0.1重量%鐵,0.2重量%鉻,其餘至少97重量%鋯,包括雜質。
类似技术:
公开号 | 公开日 | 专利标题 KR20060123781A|2006-12-04|개선된 부식저항력을 지닌 지르코늄합금 및 그에 관련된제조방법 JP2006214001A|2006-08-17|耐クリープ性が優れたジルコニウム合金組成物 CN101240389B|2011-08-31|具有优异耐腐蚀性的高含铁量的锆合金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3898366B|2016-08-10|一种用于核动力反应堆燃料组件的锆基合金 CN103898362B|2016-08-10|一种水冷核反应堆用锆基合金 JP2941796B2|1999-08-30|耐蝕性の原子炉構成部材、核燃料棒被覆管、水性環境に使用するためのジルコニウム合金、および原子炉燃料集成体用構造部材 TWI545201B|2016-08-11|因最終之熱處理而具有較佳之抗腐蝕與抗潛變之鋯合金 JP2001262260A|2001-09-26|原子炉用の改良されたジルコニウム−ニオブ−錫合金 JPH11101887A|1999-04-13|高いフルエンスに晒される水性雰囲気中での使用のためのジルコニウム合金、耐食性原子炉要素、構造核燃料集成部材および該合金から構成されている原子炉燃料棒被覆材 KR101378066B1|2014-03-28|합금원소의 첨가량을 낮추어 부식저항성을 향상시킨 핵연료 피복관용 지르코늄 합금 조성물 및 이를 이용한 지르코늄 합금 핵연료 피복관의 제조방법 CN101175864A|2008-05-07|具有改良耐蚀性的锆合金及具有改良耐蚀性的锆合金的制造方法 JP3086207B2|2000-09-11|核燃料棒を被覆する管の製造法、核燃料被覆管、ジルコニウム合金の製造法および構造部材の製造法 JP4982654B2|2012-07-25|耐食性が改善されたジルコニウム合金および耐食性が改善されたジルコニウム合金の製造方法 US9725791B2|2017-08-08|Zirconium alloys with improved corrosion/creep resistance due to final heat treatments JP5367208B2|2013-12-11|非熱処理ジルコニウム合金燃料被覆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3898361B|2017-02-22|一种核动力堆芯用锆合金 US10221475B2|2019-03-05|Zirconium alloys with improved corrosion/creep resistance JP4975390B2|2012-07-11|高燃焼度用燃料被覆管の製造方法 EP0745258B1|1999-08-25|A nuclear fuel element for a pressurized water reactor and a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JP2004238737A|2004-08-26|ジルコニウム基合金およびこの合金よりなる原子炉用構造部品 JPH07173587A|1995-07-11|ジルコニウム合金溶接部材の製造方法 JPH08100231A|1996-04-16|高耐食性ジルコニウム合金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同族专利:
公开号 | 公开日 JP5982474B2|2016-08-31| CN108950306A|2018-12-07| CN103608475A|2014-02-26| KR101929608B1|2018-12-14| EP3064605A1|2016-09-07| JP2014518330A|2014-07-28| EP2721188A4|2015-04-29| ES2886336T3|2021-12-17| WO2012173738A1|2012-12-20| EP2721188A1|2014-04-23| TWI545201B|2016-08-11| EP3064605B1|2021-03-31| KR20140058492A|2014-05-14|
引用文献:
公开号 | 申请日 | 公开日 | 申请人 | 专利标题 US4648912A|1982-01-29|1987-03-10|Westinghouse Electric Corp.|High energy beam thermal processing of alpha zirconium alloys and the resulting articles| US4649023A|1985-01-22|1987-03-10|Westinghouse Electric Corp.|Process for fabricating a zirconium-niobium alloy and articles resulting therefrom| JPS63145735A|1986-12-08|1988-06-17|Sumitomo Metal Ind Ltd|Zirconium alloy| JPS63213629A|1987-03-03|1988-09-06|Mitsubishi Atom Power Ind Inc|Zirconium based alloy| JPH01119650A|1987-11-04|1989-05-11|Hitachi Ltd|Manufacture of channel box for nuclear reactor fuel assembly| JP2674052B2|1988-01-22|1997-11-05|三菱マテリアル株式会社|耐食性のすぐれた原子炉燃料被覆管用Zr合金| DE3805124A1|1988-02-18|1989-08-31|Siemens Ag|Kernreaktorbrennelement| JP2548773B2|1988-06-06|1996-10-30|三菱重工業株式会社|ジルコニウム基合金とその製造方法| US5125985A|1989-08-28|1992-06-30|Westinghouse Electric Corp.|Processing zirconium alloy used in light water reactors for specified creep rate| US5230758A|1989-08-28|1993-07-27|Westinghouse Electric Corp.|Method of producing zirlo material for light water reactor applications| US5112573A|1989-08-28|1992-05-12|Westinghouse Electric Corp.|Zirlo material for light water reactor applications| SE8903595A|1989-10-27|1991-01-21||| DE59307895D1|1993-03-04|1998-02-05|Vni Skij I Neorganiceskich Mat|Material auf zirkonbasis, daraus hergestelltes teil für den einsatz in der aktiven zone eines atomreaktors und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dieses teiles| FR2730089B1|1995-01-30|1997-04-30|Framatome Sa|Tube en alliage a base de zirconium pour assemblage combustible de reacteur nucleaire et procede de fabrication d'un tel tube| FR2737335B1|1995-07-27|1997-10-10|Framatome Sa|Tube pour assemblage de combustible nucleaire et procede de fabrication d'un tel tube| JPH11194189A|1997-10-13|1999-07-21|Mitsubishi Materials Corp|耐食性およびクリープ特性にすぐれた原子炉燃料被覆管用Zr合金管の製造方法| FR2799210B1|1999-09-30|2001-11-30|Framatome Sa|Alliage a base de zirconium et procede de fabrication de composant pour assemblage de combustible nucleaire en un tel alliage| KR100334252B1|1999-11-22|2002-05-02|장인순|니오븀이 첨가된 핵연료피복관용 지르코늄 합금의 조성물| WO2001061062A1|2000-02-18|2001-08-23|Westinghouse Electric Company Llc|Zirconium niobium-tin alloy for use in nuclear reactors and method of its manufacture| KR100382997B1|2001-01-19|2003-05-09|한국전력공사|고연소도 핵연료 용 니오븀 함유 지르코늄 합금 관재 및판재의 제조방법| SE525808C2|2002-10-30|2005-05-03|Westinghouse Atom Ab|Förfarande, användning och anordning avseende kapslingrör för kärnbränsle samt en bränslepatron för en nukleär tryckvattenreaktor| JP4982654B2|2005-03-23|2012-07-25|ウエスチングハウス・エレクトリック・カンパニー・エルエルシー|耐食性が改善されたジルコニウム合金および耐食性が改善されたジルコニウム合金の製造方法| US20060243358A1|2004-03-23|2006-11-02|David Colburn|Zirconium alloys with improved corrosion resistance and method for fabricating zirconium alloys with improved corrosion| KR100733701B1|2005-02-07|2007-06-28|한국원자력연구원|크립저항성이 우수한 지르코늄 합금 조성물| SE530673C2|2006-08-24|2008-08-05|Westinghouse Electric Sweden|Vattenreaktorbränslekapslingsrör| FR2909388B1|2006-12-01|2009-01-16|Areva Np Sas|Alliage de zirconium resistant a la corrosion en ombres portees pour composant d'assemblage de combustible pour reacteur a eau bouillante,composant realise en cet alliage, assemblage de combustible et son utilisation.| SE530783C2|2007-01-16|2008-09-09|Westinghouse Electric Sweden|Spridargaller för positinering av bränslestavar| KR20080074568A|2007-02-09|2008-08-13|한국원자력연구원|우수한 내식성을 갖는 고농도 철 함유 지르코늄 합금조성물 및 이의 제조방법|WO2016167400A1|2015-04-14|2016-10-20|한전원자력연료 주식회사|고온산화 및 부식 저항성이 우수한 지르코늄 합금 조성물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CN110284027B|2019-08-06|2020-04-21|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一种耐碱性水质腐蚀的锆基合金| CN112708790B|2020-12-23|2022-02-11|西部新锆核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一种锆或锆合金挤压轧制薄壁型材的制备方法|
法律状态:
优先权:
[返回顶部]
申请号 | 申请日 | 专利标题 US13/161,563|US9284629B2|2004-03-23|2011-06-16|Zirconium alloys with improved corrosion/creep resistance due to final heat treatments| 相关专利
Sulfonates, polymers, resist compositions and patterning process
Washing machine
Washing machine
Device for fixture finishing and tension adjusting of membrane
Structure for Equipping Band in a Plane Cathode Ray Tube
Process for preparation of 7 alpha-carboxyl 9, 11-epoxy steroids and intermediates useful therein an
国家/地区
|